空手道冷知識第二彈(組手篇)


  1. 空手道組手的練習源自於琉球王國時期一種很不講理的流行活動,當時空手道家會在入夜時,提著燈籠在風化區或是巷弄裡,強迫路人進行「野試合」,一般會事先準備好見證人,一旦明顯分出勝負後,見證人會終止組手試合,甚至還會對雙方進行「技術檢討」(試想如果有人夜間莫名其妙找你單挑,打完以後旁邊還有人對你的技術指指點點的,那是什麼感覺?)不過有的時候也有較斯文的「輕接觸」試招。當時本部朝基就是這種野試合的名家(他甚至還鼓勵弟子一起從事這種活動)。
  2. 松濤館流最初的組手練習是源自於船越義珍的弟子大塚博紀自身學過的柔術練習構想而來。
  3. 船越義珍相當討厭自由組手這種練習,當時東京帝國大學唐手研究會著手進行「防具空手」的研究,此舉激怒了船越義珍,憤而辭去了東京大學的指導一職,其後有一段時間,東京大學唐手研究會陷入了無人指導的窘境。船越指導的另一個學校「慶応大學」,在船越辭去東大指導一職之後,也開始進行了組手練習(這些弟子......)
  4. 吋止組手的比賽方式是參考劍道比賽而來的。
  5. 日本空手協會JKA當初是船越的高徒們,為了讓吋止組手能夠順利競賽化而成立的,成立之初,邀請船越義珍擔任首席師範,然而JKA內部卻出現了對吋止組手競賽是否合適產生了分歧,進而導致分裂狀態,船越為了在弟子們之間保持中立,辭去了首席師範職銜。
  6. 山口剛玄和曹寧柱曾率領日本本土剛柔流進行防具組手的練習,戰後則改為輕接觸組手練習,但由於大山倍達反對剛柔流走向吋止的方向,因此當時剛柔會的副會長大山倍達自立門戶。
  7. 在極真會館訂定全接觸空手道的比賽規則之前,大山道場的組手練習十分殘酷,徒手攻擊顏面,寢技,絞技等技術都是被允許的。
  8. 全接觸組手後來衍伸出了酷似綜合格鬥技的大道塾空手道(後來改名為「空道」)以及極為類似kickboxing的「新空手」。
  9. 有兩個空手道團體允許組手試合的時候攻擊要害,一個是大道塾(特定情況下允許攻擊下陰),一個是FSA拳真會(允許攻擊眼睛和下陰)。
  10. 並非所有的傳統空手道都進行吋止組手練習,像是小林流,沖繩剛柔流的組手採用全接觸式。

0 意見:

張貼留言